从太空发现并拍摄到罕见的“蓝色喷流”闪电

从太空发现并拍摄到罕见的“蓝色喷流”闪电

雷暴确实会给地面居民带来灯光秀,但也有很多我们在地面上看不到的活动。图 A:这张照片是 2019 年 2 月从太平洋小岛瑙鲁上空的雷雨云中投射出的“蓝色闪电”投射到太空中。

国际空间站大气-空间相互作用监测器 (ASIM) 团队在上周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中详细介绍了对这一现象的捕捉。ASIM 使用一系列相机、可见光和紫外光谱光探测器以及 X 射线和伽马射线探测器来寻找雷云上方的电相互作用,希望捕捉到太空闪电。

论文不仅描述了蓝色喷流本身,还描述了它的几个“朋友”——云层顶部的四个较小的闪光,它们没有投射到大气层的第二层,即平流层。相反,这些闪光停留在第一层,即对流层的云层中。虽然我们对蓝色喷流和其他类型的太空闪电了解不多,但论文的作者提出,蓝色喷流的出现是由于暴风云层中带正电和带负电部分之间发生“电击穿”。当相反的电荷交换位置时,​​就会释放静电,从而产生云层上方的蓝色闪光。这有点类似于我们触摸物体时偶尔会感觉到静电冲击——静电能积聚,当它看到要去的地方时,就会跳跃。

伴随这颗恒星出现的四道较小的闪光被确认为一种叫做“精灵”的东西。精灵是“电磁脉冲源发射光和极低频扰动”的缩写,是无线电波将带负电的电子推过电离层时出现的闪光。电离层是大气层中距离地球表面 50 至 600 英里的区域。这部分天空含有高密度的自由离子和电子,当电子与其他粒子碰撞时,能量会以光和精灵的形式释放出来。

为了更好地了解蓝色喷流、精灵和其他太空灯光秀(如北极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 ASIM 的工具对于进一步探索它们非常有用。这些观测对于了解我们地表的天气系统如何运作也是关键,包括这些闪电模式可能对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产生什么影响。欧洲航天局载人和机器人航天物理科学协调员 Astrid Orr 上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篇论文是 ASIM 在雷暴上空观察到的许多新现象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表明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发现和学习我们的宇宙。”

<<:  地球上的生命能延续这么久,这是一个宇宙奇迹

>>:  这 6 颗系外行星以完美的节奏绕恒星运行

推荐阅读

终极女孩:全面评价角色魅力和故事深度

终极女孩 - 知情者才知的杰作的魅力和评价■作品概要《终极少女》是2005年播出的电视动画系列,改编...

伊隆马斯克声称星际基地将成为自己的城市

埃隆·马斯克希望 SpaceX 位于德克萨斯州南部的星际基地设施能够扩建为自己的合法划定城市。这位亿...

今年最重的南瓜可以烤成 700 个派

你好,南瓜爱好者!来自明尼苏达州安诺卡的特拉维斯·金格 (Travis Gienger) 凭借重达 ...

《Vexil-2077日本隔离》的魅力与评价:未来科幻动作巨作

《Vexil-2077日本封闭国度》:这部描绘未来日本的科幻动作片的魅力与深度■ 公共信息《Vexi...

微软的 IllumiRoom 将虚拟手榴弹直接扔进你的客厅

本周,谷歌凭借在 I/O 开发者大会上展示的耀眼全新虚拟现实和可穿戴技术成为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但微软...

研究战斗机飞行员的生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宇航员的大脑

升空对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要求很高。宇航员必须面对升空时产生的巨大重力,同时快速解读经常相互冲突的感...

《释迦大圣(下)》感悟与点评:为什么一定要看?

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大正释迦牟尼佛(下)》的号召与评价1949年上映的《大正释迦牟尼[后篇]》是战...

全面回顾《达扬、塔玛和飞猫:三只猫的故事》!哪只猫最有魅力?

《达扬、塔玛和飞天猫:三只猫的故事》的魅力与评价《达扬、塔玛和飞猫:三只猫的故事》是一部选集电影,...

野火烟雾对人类和动物都有毒

加拿大肆虐的山火最近使美国东北部被浓烟笼罩,导致该地区的空气质量骤降到有史以来最差的水平。为了尽量减...

不要生活在恐惧中,买整条鱼

这个故事最初刊登在 Saveur 上。在美国海鲜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家庭厨师都熟练地处理整条鱼,无论...

经过不确定的预测,严重的冬季天气将袭击东海岸

本周末,东海岸将迎来严寒天气。随着炸弹气旋逐渐逼近海岸,从卡罗莱纳州到新英格兰地区,约 7500 万...

纽约市地铁系统尚未做好应对暴风雨天气的准备

9 月初,飓风艾达 (Hurricane Ida) 沿东海岸向北移动,并在东北部投下一颗“水炸弹”,...

高温可能导致胚胎鬃狮蜥改变性别

澳大利亚中央鬃狮蜥的生活并不轻松。这些鳞片状的生物必须抵御高达 113 华氏度的极端高温,经受长达数...

《GO!GO!575》的魅力与评价:享受短歌世界的动漫体验

GO!GO!575 - Go Go Go Shichigo - 的魅力与评价2014年播出的电视动画...

地球有一半地区仍未受到人类影响,但并非全是好消息

近年来,将地球一半的土地留给大自然的想法在环保人士中越来越受欢迎。像 Nature Needs 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