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孵卵周期为 4.5 年,是动物中最长的

章鱼孵卵周期为 4.5 年,是动物中最长的

2007 年 4 月,布鲁斯·罗宾逊和同事在加州附近海域 4,500 多英尺深的海底偶然发现了一只深海章鱼。大约一个月后,当他们回来时,这只章鱼正在守护一窝看上去很新、很小的卵。因此,蒙特利湾水族馆研究所的罗宾逊和同事决定借此机会看看这些动物需要多长时间来孵化卵,因为之前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不久之后,他们回来发现这只章鱼仍然守着卵——然后又回来,一共 18 次。每次,这只章鱼妈妈都忠实地守护着她的幼崽。

这只章鱼总共孵化了 53 个月(即 4.5 年),这是迄今为止动物寿命最长的记录,也是许多浅水物种寿命的两倍多。此前已知的章鱼最长孵化时间为 14 个月。但深海生物生活在更冷的水域,之前并不知道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来“养育”后代。这项研究的作者今天(7 月 30 日)在PLOS ONE上发表,并将其与其他已知的孵化记录进行了比较:

最疯狂的事情之一是:章鱼妈妈在抚养幼崽时不吃东西。那么它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科学家们不知道,但深海动物的寒冷温度和缓慢的新陈代谢率可能有所帮助。但这似乎对这只章鱼造成了伤害,它是北太平洋谷斑章鱼的一种;在孵化过程中,科学家们观察到它从苍白的紫色变成了更淡的白色,他们注意到“外套膜变小、肿胀,皮肤纹理消失,眼睛浑浊,皮肤松弛,色素沉着减少。”

母性投入如此多的照顾的一个好处是,当这些物种的卵孵化时,它们会像微型成年体一样出现,因此可以跳过其他章鱼必须经历的幼年阶段。科学家认为,这让它们有更好的机会在黑暗、神秘的深海世界中生存。

章鱼和鱼卵。Bruce Robison 等人/PLOS ONE

<<:  巴西害虫已对转基因玉米产生抗药性

>>:  最致命的埃博拉病毒株是如何从中非传播到西非的?

推荐阅读

如果你不知道该买什么礼物,这款 DeWalt 电钻/起子套装在亚马逊上可享受 45% 的折扣,并在圣诞节前发货

圣诞节还有五天。你还不知道要送什么礼物给你爸爸/岳父/家里的孩子/正在上大学的姐姐(她正值寒假回家)...

距离更强烈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仅剩 8 年

地球目前正处于罕见的三重拉尼娜现象年,但气候变化也可能影响相反的天气系统厄尔尼诺。太平洋赤道附近海面...

《我的青春阿尔卡迪亚:无限基多 SSX》评论:描绘青春之旅的动人故事

《青春的阿卡迪亚:无限轨道 SSX》——宇宙尽头的青春之旅《我的青春阿尔卡迪亚:无限城 SSX》是一...

入侵蚯蚓正在全球各地的北方森林中钻洞

一种我们很少见到的生物正在改变地球。原产于欧洲的入侵性蚯蚓已经钻入世界各地的温带和热带土壤,现在开始...

全面评测《三国志[上]英雄的黎明》!经典动漫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三国演义(上)英雄的黎明》——历史与戏剧的融合《三国演义[前篇]英雄的黎明》于1992年1月25...

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师奖中的 11 个令人难忘的场景

农历新年的一个寒冷清晨,一只鬼鬼祟祟的兔狲正准备以刚捕获的鸟作为早餐。就在那一刻,朱兴超拍了一张照片...

《黑杰克:两个黑人医生》——探索这部经典作品的新魅力和深度

《黑杰克:两个黑人医生》:天才外科医生之间的斗争及其道德困境■ 公共媒体剧院■ 原创媒体漫画■ 发布...

苹果刚刚发布了新款 iPad、iPad Air 和 Apple Watch Series 6

蒂姆·库克今天发布了 Watch 和 iPad 系列的新产品。Apple今年,我们不得不比往常多等一...

2017 年最怪异、最有趣、最古怪的科普故事

这是一年中最神奇的时刻:圣诞节和新年之间的那一周。路上空无一人,冰箱里堆满了剩菜剩饭,天哪,办公室里...

科学家在蝌蚪的尾巴上植入了一只可以工作的眼球

很难说什么更疯狂: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花了一年时间,将蝌蚪胚胎的小眼球切出并粘回蝌蚪的尾巴上,还是当...

为什么你的下一部手机需要使用高通的新款骁龙芯片

购买智能手机(甚至是功能强大的旗舰设备)很容易,而无需考虑内部硬件。即使你深入研究规格表,你通常也会...

中国新超级城市将把九个城市中心合并为一个面积达 16,000 平方英里的特大都市

如果你要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大都市,你就不能从零开始。你要把现有的九个人口中心...

苹果之歌:透彻解析《大家的歌》的情感与魅力

《苹果之歌》~大家的歌的魅力和背景《苹果之歌》是一部短篇动画电影,于2003年10月播出,是NHK《...

俄罗斯科学家利用 3 万年前松鼠埋藏的种子培育出更新世植物

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科利马河的冰冻边缘,在一个古老的储藏种子和其他食物的储藏室里,一只北极地松鼠钻进泥土...

比萨斜塔之所以屹立不倒,原因也是一样的

地震、墨索里尼、两百年的建筑灾难——比萨斜塔历经千辛万苦,却依然屹立不倒。欧洲工程师团队的最新研究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