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品牌收购集团(Amazon Aggregator),亦可称作亚马逊品牌集团,其运作模式为:
而品牌收购集团的目的为做出一个电商品牌的「联合利华」,打造一个线上的多元品牌集团。
品牌收购集团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电商营运」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根据现有资讯统计,品牌收购集团在亚马逊上至少收购近300 个品牌。从MarketPlace Pulse的数据显示,品牌收购集团已超过100 家,遍布20 几个国家,2021年收购的总金额超130 亿美金。华尔街的投资者们也对品牌收购集团抱持信心,例如:JPMorgan Chase、Advent International、Black Rock、OakTree 都纷纷入场投注资金。
而在这些收购集团中,规模最大的莫过于Thrasio 这间美国品牌收购集团,也被认为是美国史上最快成为独角兽的公司。
与Thrasio 相似的公司还有来自中国的Nebula,以及美国另一家集团SellerX。
相较于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品牌,收购的做法无疑更简单直接,而且省去许多成本和弯路;另外,原品牌所累积的忠实用户、市场份额,以及运营以来可靠的用户数据,都可以直接成为品牌收购集团的资源。
除了品牌的产品之外,累积的数据和用户都是对集团来说极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相比采用「单品牌经营」的集团,分析师更看好「多品牌策略」。
Thrasio 也因此被认为是「线上的联合利华」,因为在日用化学品的品牌中多为单独推出,如:沙宣(Vidal Sassoon)、汰渍(TIDE)、帮宝适(Pampers)、佳洁士(Crest)等,消费者如果没有特别留意,很难发现联合利华是这些品牌的母公司;而多元的产品线,也降低用户对品牌名称感到厌烦或失去新鲜感的风险。
此外,不同的品牌,也容易扩散于不同的受众人群。但是在电商时代,Thrasio 与联合利华不同的是,Thrasio 可以观察并筛选有利的品牌进行收购,这些品牌有用户基础;简单来说,Thrasio 可以直观地利用收购,来补足自己的集团规模,用钱换「时间」,节省运营的试错成本。反观联合利华,可能需要时时调整自己的产品线策略,防止品牌定位重叠等等。
收购集团看重亚马逊平台优秀的物流服务,收购品牌的同时也在「收购物流」。
Thrasio 等集团更关注亚马逊上拥有「爆款」的优质卖家,这类卖家在某一个品项中已经做到顶尖。
又因为亚马逊的头部卖家通常都是亚马逊FBA(Fullfillment By Amazon)卖家。通俗来说FBA 卖家即统一的仓储管理-卖家可以先把一部分货物存放于各地的亚马逊仓库中,并在用户下单后代为发货,完成订单的后续流程。
所以对于收购集团来说,他们对于FBA 卖家的兴趣更大。首先, FBA 卖家的前提就是拥有稳定的订单,才会需要使用FBA 服务。再者, FBA 服务可以直观了解到卖家的仓储和物流数据,不需要另外调取相关的资讯,方便收购集团了解品牌的潜力和货品真实的售卖情况。
回过头来说,对亚马逊收购集团来说, FBA 的仓储和物流服务相当于并购卖家的附属价值。相当于集团可以对于仓储和物流省下许多成本和经理,本来应该由集团整合的仓储和物流工作转嫁给亚马逊,进一步降低对旗下品牌的运营成本。
目前最大的亚马逊品牌收购集团,资金总量约35 亿美元,在2019 年至2021 年间完成了200 多次收购案。由于亚马逊70% 的产品供应链、50% 的第三方卖家来自亚洲,所以Thrasio 也将收购业务的重心向东方迁移。
Thrasio 不只钟爱快速占领市场的明星产品,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牌也是其观察重点。
Pattern Brands 的前身是创意机构Gin Lane,曾是集合Hims、Harry's 等初创D2C 品牌的平台。品牌的口号也是:「我们协助定义D2C。」;Gin Lane 合作过的D2C 品牌总市值超过150 亿美元,改名为Pattern Brands 之后,仍然聚焦于D2C 领域,但更着重在家具类专案的垂直扩展,例如收纳品牌Open Spaces 和厨房用品Equal Parts 等。
PB 的观察对象聚焦在小品类的D2C 品牌,良好的声誉和收益是关键。
RainForest 在品类上分布广泛,但主打婴幼、宠物、家居、个人护理等。
注重收购品牌的销售额和毛利率,对这两者有较为明确的数字要求-年销售额在500 万至1000 万美元之间,且毛利率必须不低于15%;除此之外,Rainforest 注重用户对产品的评价,以上几点让Rainforest 收购的品牌在搜索页中排名都是稳定靠前。
来自中国的收购集团,是所有集团中最重视品牌「潜力」。
Nebula 关注、收购的品牌中都有以下特徴-专注于少量的几个SKU,但是有稳定的毛利率,亦即在过去一年中毛利率不低于20%,且毛利率净额达到20 万美金。
相比于Rainforest 动辄百万美金的销售额来说,Nebula 不执着于「大品牌」,而是把目光放在有发展潜力的高单价品牌。
非主流的亚马逊收购集团。
大部分的收购集团关注婴幼儿、美肤保养这种迭代较慢的产品类别,但Berlin Brands Group 却做其他收购集团不做的事-关注时尚产业,此外还涉足3C 电子领域,产品线非常丰富;但对被收购的品牌要求自然也更严格,比如要求在ASIN 小类中稳定排于第一,在大类中属于头部的地位,还有200 万的销售额、20% 的净利润,这些都是Berlin Brands Group 看重的品牌关键硬实力。
The Fortia Group的数据显示-
Fortunet 的调查数据 与上述类似,并且给出另一个讨论-
收购集团正在放弃快时尚、3C 等迭代较快的品类,他们更热衷于高利润、常青产品,而非易坏、易过时的产品;52% 的品牌收购集团明确表示,他们不考虑收购服装品牌。
亚马逊收购集团偏好「耐用型商品」,尤其以宠物和婴幼用品为主;因为这类产品的更迭较慢,尽管是固有需求,消费者对其往往不会有很深的理解,所以只要做些微的优化或产品的创新,就可以迅速攻下电商平台的前几名。
另外,也因为这些品类的市场变化速度缓慢,所以亚马逊收购集团的并购条件为-
老实说,亚马逊收购集团并购的品牌本身就是该品类的优势,这类耐用型消费品的用户对品牌更为忠诚、黏着度更高,有潜力为之后的消费升级、扩展产品线提供稳定客源。
品牌收购集团对D2C 的兴趣值得单独分析!
因为D2C 不同于亚马逊这类平台电商依靠排名、评论等,D2C 强调的是品牌的创新和价值,这恰恰切合集团们看重的内容;正如上文所说,集团热衷于收购那些具有潜力、高成长价值、高溢价的品牌,有创新能力,能够做出差异化的品牌更是如此;D2C 品牌能跳出亚马逊平台的范畴顺利经营,已经足以说明品牌的能力。
但是,也因为缺乏直观数据工具的支撑,除了一般的财务指标之外,D2C 品牌的估值还会囊括-日活跃用户数据、网站流量、新用户增长率、消费者轮廓等等;虽然说检验D2C 品牌的数据条件更多,但要在这些数据中看出真实的品牌潜力,反而不如在亚马逊那样直观,所以D2C 的议价空间更大、更主观。
延伸阅读:DTC 大势已去?2023年DTC 品牌的5 个营运指南
前面有提及品牌收购集团在2021 年获得非常好的成绩,但今年,美国为了控制通膨、升息美元,导致许多大规模投资资金缩水。
不仅如此,2022 上半年行业领头羊Thrasio 不仅针对高层大换血,还换了CEO,更裁掉20% 的员工,品牌收购部门更是全员资遣,间接证明Thrasio 短时间内不会再收购新的电商品牌;另一家品牌收购集团Perch 也停止品牌收购业务。
难道品牌收购产业在走下坡了吗?也不尽然。
Nebula 在年初就获得了B 轮融资,该集团的联合创始人王彦植在年中面对采访时谈到:「整个行业趋势是『回归估值』的状态,并非真的走下坡。」
其实这也符合许多分析师的判断,疫情以来,美国的金融政策导致资本快速流向投资型产业,如今钱回流至银行,许多原本估值过高的产业会逐渐恢复至符合现今估值的位置;未来品牌收购集团也会周期性地发生行业调整-大的集团收购小的集团,小的集团收购有价值的品牌。
因此,既然品牌收购集团仍然能在被看衰时得到估值,而且大部分集团仍然持续运营,就足以说明还有发展的潜力,虽然不及2020 – 2021 年的盛况,但是品牌卖家在未来依然有被看见价值,以及被收购的机会。
对于亚马逊收购集团来说,收购品牌能够直接跳过最容易出错的「选品」,买下的不仅仅是品牌,更是客群、市场排名、忠诚用户、仓储和物流等品牌长久积累下来的附加价值,都能辅助收购集团在更多类目领域做出好成绩,也可以整合集团原有的庞大资源,为小品牌拓展更有价值的商品。
其实,品牌收购集团并购的品牌不一定要有爆品,只要品牌稳定营收与成长,依靠几个强势的明星品牌,带动其发展就好;就像Thrasio 努力想成为的联合利华一样,不一定要每一个产品都爆红,但一定要有稳定的发展能量。
像之前的这篇文章 亚马逊品牌收购集团,如何进行品牌交易?能卖多少钱?,就有说到原本市值只有200 万的Angry Orange 被并购后,通过Thrasio 的操作,市值足足成长8 倍。
对于品牌持有者来说,被品牌收购集团评估进而收购存在着许多好处,比如掌握销路、供应链的更多话语权、更充足的资金抢占新型市场等;所以,尽管品牌被收购,还是可以在拥有品牌话语权的同时,更省力、更有优势的经营自己的品牌。
也许,对于品牌收购集团来说,2022 年并不好过,因为大环境经济的衰退,以及美国升息等,投资客对新型产业的态度也趋于保守,所以品牌收购集团的扩展之路可能没有2021 年之前顺遂;但这也无法否定收购集团未来的价值,以及整个行业的前景。
既然品牌收购仍然有那么多集团存在、竞争,说明未来仍然有重启收购的一天;在这之前,作为创业者来说,不变的依然是对自身品牌长线的运营规划,让自己的品牌更有价值。当市场经济活力复苏,不管是被收购,还是持续地管理自己的品牌,都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当然,做电商是一门需要长久用心经营的生意,被品牌收购只是其中一条路而已。
Amazon Aggregator Amazon Aggregator是什么 亚马逊收购品牌 亚马逊收购卖家 亚马逊品牌收购集团 亚马逊品牌收购计划 亚马逊会收购卖家店铺吗
<<: 亚马逊欧洲站卖家攻略:亚马逊欧洲站怎么做?如何做好亚马逊欧洲站
>>: Helium10是什么?Helium 10评测:Helium 10好用吗
上周我们讲了怎么启用merchant center计划里的商家促销信息,给我们的购物广告添加折扣标...
UPC码是亚马逊发布新品必备之一,如果你没有品牌备案那么就需要使用到他,当然网上也很多生成器,但是...
提供了女装国际尺码对照表,根据不同分类,又分为女式外套尺码对照表、女式内衣尺码对照表以及女式文胸尺码...
这里我们就不说一些老生常谈的亚马逊的基础知识,简单说说,个人如何申请开店,目前是允许个人申请专业卖...
最近jungle scout进行了版本升级,不仅功能上面好用多了,而且还提供一些更优化的改进。 J...